老百姓给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打分:满意度99%!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
贵州省根据自身特点,
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当头炮”,
于2015年12月启动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截至2019年3月底,
贵州共建成集中安置点925个、
住房43.9万套,140万人实现易地搬迁!
贵州调查结果显示:
老百姓对搬迁政策的满意程度为99%!
9月27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五场:易地扶贫搬迁”在贵阳举行。具体搬迁情况如何?贵州在搬迁问题上有啥目标?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发布会,一起来看看——
老百姓给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打分:满意度99%!
为深入了解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搬迁情况、后续扶持情况等方面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下步工作,持续增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今年7月1日至15日,各级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共计抽调1600多名干部对全省已建成入住的942个移民安置点开展全覆盖调查。
通过采取随机入户问卷调查方式,按照每个安置点不低于15户的比例,共计调查了209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调查结果显示:老百姓对搬迁政策的满意程度为99%,对搬到城镇的满意程度为98.47%,对生活(安置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为97.56%,对干部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8.49%,对政府后续扶持措施的满意程度为97.07%。
搬迁群众子女教育咋保障?贵州有目标
搬迁改善生活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改善搬迁群众子女受教育的条件。
贵州省在规划建设安置点时,同步摸清搬迁群众子女接受教育需求,全面落实好学位,确保提供良好教育服务。对现有教育资源能够满足需要的,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做好转学衔接工作;对现有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缺口的,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通过校舍设施的就地改扩建满足就学需要;对搬迁安置规模大、现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及时调整教育规划布局,与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教育项目,确保教育学位能够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
2016年以来,我省已配套建设333所教育项目,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2020年底前,我省还将配建393所教育项目,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政府一般性债券资金等42.78亿元,预计全部完成后将解决“十三五”时期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共计35万人。
四项工作将统筹推进贵州“五个体系”建设
随着188万人搬迁入住,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全面进入后续发展和社会综合治理新阶段,其核心是构建“五个体系”。近半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重点开展四项工作,统筹推进“五个体系”建设。
建立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成立了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调度督查联动机制,建立议事协调会议制度、工作调度制度、督查工作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形成了省直各部门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统筹协调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开展摸底调查,建立项目清单。以安置点为单元,在各地上报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反复比选,初步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清单,涉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自来水供应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项目589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区服务设施1140个,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扶贫车间、标准厂房或农业产业基地(园区)777个。
创建省级试点,树立先进典型。制定相关建设标准,创建18个省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示范点,着力提高示范点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内树标杆,外树形象。
实行双向工作调度,强化统筹协调推进。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跟踪服务职能,7月19日召开了第一次议事协调会议,明确从今年7月份起,加强全省后续扶持工作调度,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后续扶持各责任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横向调度,各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负责对本系统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纵向调度,原则上每月调度一次。
同时,省大数据局和省生态移民局正在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以确保真实、及时、准确地掌握“五个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最新数据:184.5万人已搬迁入住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14年末全省有贫困人口62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数量居全国第1位;贫困发生率18%,比全国高10.8个百分点。2015年12月,我省在惠水县举行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序幕。
“十三五”时期,我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国家下达搬迁计划149.4万人),占全国搬迁计划的15%;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0090个,同步搬迁人口38万人。截止2019年8月31日,三年项目统筹实施,压茬推进,累计建成安置点943个,住房45.6万套,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84.5万人,占计划任务的98.1%,剩余3.5万人将在年底前全部入住。
据悉,“十三五”时期,通过“聚焦‘六个坚持’,精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上半篇文章’;聚焦‘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做好‘下半篇文章’;聚焦‘五步工作法’,抓具体抓深入,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工作落实”等举措,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彻底改变近两百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使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搬进城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不仅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而且也彻底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
有力推动城镇发展和乡村布局优化。188万人全部完成搬迁,将为全省提高城镇化率贡献约5个百分点。没有进行整体搬迁的村庄,实施“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等软硬件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增添城乡经济增长新引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直接投资达1000多亿元,消化了大量钢材、水泥等建材产能,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近200万搬迁群众进入城镇后,形成庞大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生活性服务的发展。
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口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大大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修复和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旧房拆除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对2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正在改变,搬迁脱贫与生态修复双赢效果日益显现。
锤炼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在易地扶贫搬迁战场上冲锋陷阵、攻坚拔寨,推动政策落地、工作落实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搬迁群众发自内心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感谢各级党委政府、感谢为他们办事的基层干部。
下一步,贵州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同一切风险挑战作斗争,不断积累斗争经验,着力破解难题,以斗争精神全面深入巩固搬迁成果,持续加快“五个体系”建设,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大力推进,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彻底改变近两百万
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
贵州将全力做好
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确保搬迁群众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夺取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全面胜利!